【参考消息】美媒:挑战美元 中国谋求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

发布者:陈涛发布时间:2014-10-09浏览次数:37

核心提示: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认为,自己已经离获得储备货币地位不远了。
参考消息网10月9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正在设法通过使人民币成为世界各地正式交易中一种普遍使用的货币单位而进入全球金融业的核心。

据《今日美国报》网站10月7日报道,是否应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问题的技术性很强,但是,与之相关的政治问题却触及世界货币体系和权力的核心。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的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这一问题也将在闭门会议中进行讨论。
报道称,调整特别提款权结构的决定将在明年年底前做出,这一决定会影响到中国及其货币如何在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上发挥更大作用。人民币最终会对美元及其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支柱地位构成挑战——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在饶有兴趣地研究这一点的原因。
报道称,中国不太可能为加入特别提款权而发起一场公开的运动。特别提款权集合了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在内的主要储备货币。
北京更倾向于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重新计算特别提款权的构成问题,IMF将于2015年对该问题进行审议。市场的发展反映出来自私有银行、中央银行、经纪人、公司和资产经理的人民币融资需求大幅增加。
报道认为,许多障碍依然存在,其中包括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缺乏可兑换性,因为北京不愿意完全放弃管制。另外,中国仍需向IMF公布更多的关于货币储备及其他方面的统计数据。不过,过去三年中国在货币自由化和国际化方面采取的诸多措施,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利率的大幅提高,都在指向特别提款权的组成需从2016年1月开始进一步扩大的目标。
另外一个因素是,中国采取了一些行动来促使新兴市场经济体改革全球货币安排。这包括由金砖五国决定在上海设立开发银行,这有可能会对IMF和世界银行构成挑战。
报道称,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认为,自己已经离获得储备货币地位不远了,这将是一种新兴市场货币首次获得这一地位。英国政府9月决定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并将发行债券的收入作为英格兰银行的外汇储备。这是第一个大国政府采取这样的举措,此举推动中国向那个“神奇的圈子”又迈进了一步。
报道认为,人民币通过特别提款权审核的主要条件是,它应该在国际贸易中被普遍使用,以及在国际支付和资产管理中可“自由使用”。尽管与美元还相去甚远,但近来人民币已取得显著进展,并在几个关键领域对欧元构成挑战。
计划于明年进行的审议也涉及特别提款权在金融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可能性,比如,在计价债券的发行方面。过去20年,特别提款权失去了金融载体的地位,反映出国际私有资本市场变得日益重要。但是,随着人民币的加入,它可能会东山再起。

2013年3月25日,中国银行四川南充分行文化路支行,工作人员在清点人民币。图片来源:新华社

【延伸阅读】美股评论:特别提款权与人民币双赢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马什(DAVID MARSH)撰文指出,目前看来,国际货币基金很可能在2016年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而这一调整在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的同时,也会让特别提款权的影响大增。
以下即马什的评论文章全文:
现在,中国的人民币已经准备向着世界货币的目标迈出关键性的一步,这一步就是,进入国际货币基金作为官方金融交易和储备工具的复合货币单位特别提款权。
当然,国际货币基金现在还没有就此做出最终的决定,但势头已经不可改变。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采取种种措施,致力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而金融市场对于中国的兴趣也与日俱增,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特别提款权成分于2016年1月“扩容”已经是势在必行。哪怕因为北京对资本账户交易的限制,人民币还说不上可以完全自由兑换,也无法阻止这一变化发生。
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做出这一调整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个,这就是中国本身的行动,他们正在集结重量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力量,呼吁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比如,金砖五国已经决定在上海建立新开发银行,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视作对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微博]这两家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挑战。
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表面上看来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调整,授予中国货币以储备货币的身份,但这一变化其实有着深远的象征意义——在此之前,还不曾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得到这种地位。
人民币将可以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比肩而立,进入特别提款权的储备货币圈子,这一不久的将来会发生的重大变化,本月英国财政部的一个破天荒的决定恰好成为了其先声。英国政府将发行人民币债券,在国际上开创先河(尽管严格地说,是晚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而发行所得款项将进入英国央行[微博]管理的储备之列——这实质上也突破了英国政府一直以来的两大禁忌。
国际货币基金将在明年对扩大特别提款权范围的选项进行技术评估,大多数工作预计会从年中开始,而实质性的改变生效则要等到2016年。一种货币要进入特别提款权,要求是必须在贸易定价中广泛应用,而且在国际支付和资产管理中可以“自由使用”。
其他的可能指标还包括在国际债券和银行债务当中的应用,以及外汇市场的现货交易周转率等。在这些领域当中,人民币虽然依然受着残存的资本账户约束的影响,但过去两年当中已经取得了可观的进展。
明年的特别提款权评估距离国际货币基金上一次分析行动已经过去了五年,这一次他们很可能还会做出其他一些调整,让这一篮子货币在金融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进入债券发行或者存款领域等。
引入一个领先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特别提款权的这一改革必然会激起全球银行、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机构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热心于基于特别提款权的工具。比如特别提款权债券,逻辑上1980年代早期就已经成为了现实,但是金融市场却始终提不起任何胃口。
1969年,由于当时的主要官方储备资产黄金和美元供应不足,国际货币基金创建了特别提款权,作为一种补充,来支持战后的固定汇率系统,但后者在短短几年后的1971年至1973年巨变中还是崩溃了。
最初,特别提款权的单位价值被界定为0.888671克纯金——也就是那时的1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特别提款权重新界定为一篮子货币。今天,它包含着世界上四大主要储备货币。
从1970年代以来,伴随私营部门资本流动日益增强,特别提款权的重要性也日渐式微。
不过,未来十二个月的发展,很可能会让特别提款权东山再起。

【延伸阅读】英报: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储存货币

参考消息网10月2日报道 英媒称,目前,一个由共产党执政的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似乎肯定要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这在两百年前工业化开始以来尚属首次。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30日报道称,这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涉及人民币的潜在角色。人民币会取代美元吗?中国当局希望人民币取代美元吗?其他国家或地区希望这样吗?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会。
报道称,北京也不愿付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带来的代价。中国经济规模巨大,而且具有巨大影响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除非中国经济脱轨,否则不管用什么标准衡量,中国都将在本世纪20年代初之前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中国是世界最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尽管规模巨大,但中国经济是开放型经济,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超过美国。中国也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目前达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占该国GDP比重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近40%。
然而,世界其他国家是否愿意让中国债券成为主要储备资产,并不取决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
诚然,中国在贸易领域的地位使人们乐于持有人民币,主要将其视为一种支付手段。此类交易规模正变得越来越庞大。中国自己也在积极扩大人民币在此领域的应用。为此,中国允许在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允许人们借入人民币贷款,允许一部分人拥有离岸人民币帐户,同时与其他国家央行建立了双边货币互换机制。
可是如果想要充当外汇储备,一国货币就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在《美元陷阱》一书中,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列举了一种货币成为广泛接受的储备货币的三个条件:自由兑换、国际化和浮动汇率制。其中第三个条件是现代才有的。在19世纪,英镑之所以用于储备是因为它像黄金一样坚挺,而且回报率更高。但另外两个条件都非常重要。所以世界主要储备货币都无一例外由那些开放、法治的市场经济体提供,它们都拥有庞大、流动的资本市场,财政状况至少相对稳定。中国不属于这样的国家。事实上,中国自己储备了大量别国债券,这明显说明中国不觉得人民币是一种令人满意的储备资产。
确实,中国公共财政似乎状况良好,尽管处理最近金融业过剩和地方政府财政疲软的成本尚不清楚。更大的问题在其他地方。正如普拉萨德评论,“资本账户实际上日益公开,但政府远未允许资本的自由流动达到通常情况下储备货币那种程度。”
尽管汇率浮动比本世纪初更加自由,但汇率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操纵,正如储备持续累积所示。汇率越不自由,资本自由流动产生破坏性后果的风险就越大。
国际化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金融机构和市场还没有能力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融入世界其他地区。
在这背后有一个更进一步的问题。对当局来说,金融体系是一个控制工具,它们不愿放弃,尤其是它们担心经济、社会和政治不稳定。但即使北京解除对金融体系的限制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它会发现很难说服其他政府相信财务承诺的兑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值得信任的。
报道称,由于中国几乎提供不了法律保障,只能要求别人相信它的信誉。这是否足以替代美元数十年来累积起来的信用,对此人们是肯定有疑问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民币不大可能取代美元,成为储备货币。要让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储备货币,中国必须进行改革,经济改革乃至政治改革。
这样的改革符合中国的利益吗?从长远来说可能符合,但美国创立世界首屈一指的储备资产地位的好处往往被夸大了。从短期来看,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混乱。
人民币变成储备货币对世界其它国家有好处吗?好处大概是选择变多了。坏处可能是让局势更加动荡,因为信心会在美元与人民币之间来回摇摆。人民币时代也许终将到来。但不大可能很快到来。这恐怕不是坏事。

【延伸阅读】美刊称人民币自由化将挑战美元地位

参考消息网7月4日报道 据中评社报道,美国时代周刊7月2日发表题为《中国正逐步使人民币成为美元竞争对手》的文章,作者为该报记者迈克尔·舒曼。文章称,尽管人民币自由化道路仍还很长,但深圳前海试验区给全球经济所带来的效益是不应被低估的。
6月29日,中国决策者表示,深圳部分地区在未来会用作“国际货币”兑换的试验区,该地区名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产业合作区”。尽管现在关于该合作区的具体计划和情况还很少,但其中的主要服务将包括:帮助香港和大陆企业之间通过人民币进行借贷。中国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北京将逐步自由化“人民币”,从而使中国货币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流通。中国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国家政策是逐步开放资本账户,这将帮助实现人民币和其它国际货币的完全兑换。前海,作为国家金融现代服务业的第一个试验区,应是人民币自由化运作的先驱”。
文章称,如果前海合作区可以运转顺利,中国将从“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转型至“以制造业和金融业为主的综合经济体”。由于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在近三年中,中国和其贸易伙伴之间所用的流通货币基本都是人民币;早在2008年,国际贸易以人民币结算所占份额还几乎为零,而到了2011年,国际贸易市场中,以人民币结算份额已经上涨到了8%。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被使用量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北京方面一直在通过“货币交换”来支持人民币可以在国际市场中的流通。在今年六月,中国仅通过货币交换与巴西的贸易额就达到了300亿美元。
现在一些中国公司已获准通过香港的银行来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换言之,香港的银行已经成为了人民币兑换的主要地区。另外,香港境内有很多债券也是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比如“点心债券”就是其中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人民币的流通发展已经是势不可挡。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说:“很显然,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意识到,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正在走下坡路,而人民币很可能会作为美元的强有力竞争者”。
文章指出,虽然现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流通很快,但当下仍有几点限制使得人民币还不能与美元或欧元竞争。首先,人民币还不能完全在国际金融交易中随时被兑换成其它货币,而且人民币在中国境外流通量也很有限。另外,由于境外投资者被限制了购买中国股票和资产,即使他们拥有人民币,这些境外投资者也无法完全利用手上的资金。如果中国希望进一步使人民币变成国际上主要流通货币,北京方面必须要将人民币市场变得更加透明化,而且以人民币为单位的资产价格也必须变得市场化和透明化。马俊先生表示,“如果中国资本账户不够开放,其人民币国际化只能达到10%的效益。倘若资本管制不及时被去除,这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瓶颈”。
这就是为何深圳前海货币试验区如此之重要,通过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的自由货币兑换,北京正逐步解开资本控制的枷锁。历史曾证明,深圳试验区结果不会仅适用于深圳本身,当初1980年深圳特区的经济开发成果最终拓展到了中国各大中小型城市。这次前海自由货币试验区也很可能重现当年深圳特区经济的成功,如果该特区一切运转顺利,人民币将实现自由化,并最终实现完全与其它国际货币进行兑换。
文章称,当人民币完全成为国际流通主要货币后,美元作为国际第一储备货币的地位将受到巨大挑战,当然现阶段距离这一刻还很远。为了帮助人民币早日真正与国际接轨,马俊先生列出了18条重要政策,这其中主要包括:对境外投资者,完全开启中国资本市场、促进以人民币为单位商品的流通性、增加货币汇率的灵活性等。
现在仍有理由相信,上述这些政策不会马上被实施到位。更确切说,这些政策可能短期内根本就不会发生,毕竟中国决策者深怕过早且过快的使人民币自由化会打乱中国经济发展步伐,结果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现在北京方面仍认为,资本控制是保证本国经济运作良好的利器,这会防止2008由美国引起的“后次贷危机效应”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冲击。
另外,很多大型出口企业和国企银行都不同意加快人民币自由化步伐;除此之外,若希望人民币可以最终和其它国际货币进行兑换,中国必须要对其国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必要性改革会使利率限制被放宽、也会使中国银行业变得更有竞争力。

Copyright © 2013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 天华学院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上海嘉定区胜辛北路1661号 邮政编码:201815 沪ICP备 10034587号-3 电话 021-399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