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德媒:三大事件凸显中国经济崛起 反衬美国没落

发布者:陈涛发布时间:2014-11-03浏览次数:28

核心提示:中国在过去10年里已经超越德国夺取了世界出口冠军头衔,然后又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工业国。

10月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布朗夏尔表示,增长放缓是中国经济肌体更加健康的表现,他认为房地产和影子银行风险可控,而近来出现的投资上升情况则可能阻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参考消息网11月3日报道 德媒称,在新中国建立65周年之际,3个事件表明了中国的崛起以及美国在经济上的没落:收购一家酒店、一家企业上市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世界银行的一项数据修正。

据德国《我们的时代》周刊10月31日报道,中国安邦保险集团为收购一座酒店支付了迄今最昂贵的费用:19.5亿美元。那不是一般的旅店,它或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酒店: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
中国人马云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创造了迄今最大规模的上市活动。尽管除中国以外几乎无人知晓及购买阿里巴巴的产品,但它在国内市场的营业额超过了亚马逊和亿贝公司的全球营业额。
而最后一项,在10月初的年会上,IMF提交了个别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修正数据。根据修正后的数据,中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在2014年底将超过美国:中国是17.632万亿美元,而美国是17.416万亿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GDP被视为比以实际汇率为基础计算更有说服力,后一种方法存在对货币汇率的高估或低估。IMF的数据未包含属于中国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这两个地区的GDP加起来也有4500亿美元。
这些数据标志着一个历史性转折: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时间比人们迄今的预计提前很多。美国保持这一地位长达100多年。此前,中国在过去10年里已经超越德国夺取了世界出口冠军头衔,然后又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工业国。
根据最新数据,新兴工业国家也明显比迄今认为的更强大:印度明显将日本这个目前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甩在身后,俄罗斯和巴西排在德国之后,分列第六和第七位。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这5个金砖国家2013年的GDP总计为30.1万亿美元,紧跟GDP总计33.2万亿美元的七国集团之后。由于经济增长率不同,2014年这一差距或将缩小至两万亿美元。尤其是在2007年之后,新兴工业国家得以将实力对比关系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英国《金融时报》针对IMF修正GDP数据进行的报道说,发达国家的经济在2007年至2013年间仅增长4%,而崛起中的经济体相应的增长率则为37%,比前者快8倍。
新兴工业国家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追赶过程以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实力的下降也是美国和欧盟各国政府全力以赴构建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真正原因:《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将帮助美国和欧盟在面对日益强大的多极世界时仍保持自己的世界政治经济主导地位。

【延伸阅读】国务院官员: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

新华社记者郭信峰 张钟凯
海口--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1日在此间表示,根据对中国内外环境的需求供给分析,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在今年回落的基础上继续回落,宏观政策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张军扩在海口举行的2014新兴经济体经济政策论坛上说,外需方面,明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之后的大调整阶段,各区域的发展可能集中化,总体来看,将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预计中国明年出口环境会比今年略有改善,但是改善幅度不会太大。
这位经济学家表示,内需来看,明年中国的投资可能继续今年的下行态势,虽然最新执行的信贷政策对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的房地产销售,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受高库存的影响,很难保持增长。
他认为,当前制造业总体过剩,汽车生产和消费进入较低的增长期,考虑税收优惠等政策,制造业的降幅不会太大。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如果不扩大支持力度,消费方面受收入增长小幅放缓与住房消费的收缩,明年消费的增长可能会呈现稳中略降的态势。
“因此,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应当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政策导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保持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之下,不失时机的推进各项改革,积极为经济进入新常态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张军扩说。
张军扩认为,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加快推进那些有利于充分释放中国增长潜力的改革。首先是要通过改革释放中国本来所拥有的、但是被体制弊端压抑的优势。
他表示,虽然中国的潜在增长力已经下降,但也不会一下子滑落到发达国家的状态,而是具有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中高速增长的潜力,潜力范围可能会在6%一8%之间。

【延伸阅读】外媒:亚投行挑战美金融霸主地位助推中国经济
西班牙《起义报》10月29日发表题为《北京: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亚洲曙光》的文章,作者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阿列尔·诺约拉·罗德里格斯。文章写道,10月24日,21个亚洲国家的代表齐聚北京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首次提出了成立这样一家银行的建议。多名官员表示,这家银行将成为亚洲地区电信、能源和运输等重大项目的融资平台。
原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原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金立群负责筹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
文章称,亚投行“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原则,明显针对的是华盛顿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绝对统治地位。在布雷顿森林会议70年之后,美国虽然经济停滞、债台高筑,但其全球资本主义宪兵的角色仍未受损。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指出,可以把这个问题想象成一场篮球赛,美国希望决定球赛时间、场地大小、篮筐高度以及一切适合自己的标准。
在这方面,各地区开发银行的做法是认识其“软实力”的关键。这些银行成立以来的目的就是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和世界银行[微博]的贷款职能提供补充。消除贫困和关注弱势群体的计划成为缓解资本主义边缘国矛盾的工具,目的是保障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角地位。
冷战期间,在日本的无条件支持下,亚洲开发银行被纳入美国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轨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始终被控制在欧洲和美国手中。东京一直掌控着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的职位,日本和美国始终保有该行最大股东的地位,占有超过25%的投票权。
除了与缺乏代表权有关的问题以外,还要考虑到基础设施项目是长期内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全球范围内的资本积累日益转向东方,亚洲急需调动资金将区域价值链连接起来。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仅2010-2020年间亚洲地区就需要8万亿美元投入国内基础设施项目、2900亿美元用于区域基础设施项目。但亚洲开发银行每年的贷款规模只有100亿美元,无法满足贷款需求。
鉴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对外需求日益疲弱,通过亚投行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将使亚洲一体化进程获得前所未有的推动力,也将有利于中国获取战略资源和进入重要的消费市场。中国目前是很多亚洲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如印度和孟加拉国。中国还是斯里兰卡和尼泊尔等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2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4000亿美元。毫无疑问,北京在谋求世界经济霸权之前必须先巩固地区内的领导地位。不仅是在经济领域,还要通过亚洲国家之间更大程度的地缘政治平衡来制约美国推行的重返亚洲战略。
文章称,虽然迫于奥巴马政府的压力,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拒绝支持亚投行,但亚洲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反映出白宫削弱地区一体化的努力在人民币外交面前是极为有限的。总而言之,一个新机制的推行将公开挑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推动向着以金融区域化为中心的新治理模式的过渡进程。也许到了某个时刻,美国时代会在以北京的多极化崛起为中心的亚洲曙光面前轰然倒塌。
【延伸阅读】世行:土地改革是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的关键
“鉴于今年国内经济活动低于预期,世行将中国2014年的经济增速下调至7.4%;2015-2016年的平均增速下降到略高于7%的水平。”10月29日,世界银行(简称“世行”)发布《中国经济简报》(下称简报)并作出以上表述。
世行强调,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的合理高增长,取决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的结构性改革是否成功。其中,土地改革将是关键。
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有较大拖累
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4%。其中,一、二、三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7.4%、7.5%、7.3%。
世行高级经济学家司克礼(Karlis Smits)强调,7.4%的速度大体符合中央政府今年7.5%的指导性目标。此外,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表明政府各项可持续发展政策初具成效。在司克礼看来,中国政府今年强化了控制信贷增长、降低过剩产能、内部化工业污染成本和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等政策。
“这些措施虽然导致中国呈现短期经济下滑,但却是为了中国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次深入调整。”司克礼强调。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来自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对国内经济增长有较大拖累。”司克礼称,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随着收紧信贷、减少供应错配政策的继续实施,房地产行业正在进行调整。
简报显示,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全面疲软,住宅、商业和办公地产的销售量均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其中以住宅地产的下滑最为突出:9月份百城指数调查显示,国内100个城市中,79个城市的住房价格环比下降。
世行认为,尽管有初步迹象表明最近几个月的库存-销售比已经企稳,但积压库存仍然很高。此外,虽然近几个月住房开工率有所提升,但住房建设量仍然不高,而过高的库存将抑制接下来几个季度的房价。
此外,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拖累了消费者的信心,消费增长持续减弱。简报显示,二季度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为过去五年来最低,仅为2.4个百分点;而三季度仍然疲弱,对GDP拉动为2.9个百分点。消费疲软影响了多种消费品行业,包括食品、服装、鞋类、家电、五金和耐用品等。
不过,世行认为中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无序调整,如提出保障房工程,将提供需求量很大的保障房;此外对购房者的贷款限制也有所放松,并出台了一些有助于开发商融资的措施。
应允许部分效率低下的企业破产
世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吴卓瑾(Chorching Goh)表示,中国政府短期的政策挑战主要是加强金融部门的市场纪律。她认为,需要实施必要的政策将资源从产能过剩的部门重新分配到有较高增长潜力的部门。例如,逐渐消除政府担保,并允许一些效率低下的企业(包括国企)破产,这需要在加强市场约束和避免扰乱劳动力市场之间进行审慎的权衡。
“从长远看,临时性的行政手段将逐渐被市场化机制取代,通过利率实现信贷市场出清和资本配置。”吴卓瑾强调。
在建议政府加强金融部门市场约束的同时,吴卓瑾及其他世行经济学家相信,中国政府目前具备防止债务危机的必要能力。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为55.5%,规模不大。这意味着如果经济增长迅速放缓,政府将有足够的从财政空间来刺激政策。此外,由于政府债务主要由少量的一些机构持有,且金融体系仍主要由国有金融机构控制,因此制度性缓冲机制很坚固。
“金融管制限制了银行体系外的储蓄工具的发展,对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的资本控制可以防止短期内大规模资产流出。”与此同时,世行认为中国还有大量外汇储备作为缓冲。
土地改革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在世行看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进一步转型将取决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的结构性改革是否成功。其中,土地改革可能最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简报认为,目前中国僵化的土地政策把一半人口捆在农村,而农村地区的GDP只占全国GDP的10%。农田被划分为小块,难以整合起来形成具有经济规模的农场,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村收入。
世行解释,尽管有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农业,但每单位农村劳动力所耕种的土地面积一直比较稳定,从1978年的人均0.35公顷增长到2008年的0.41公顷。中国人均农田面积远不到1公顷,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之下,美国农场的人均面积是中国的300倍。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以及此后采取的宽松财政政策,对中国基于土地的经济增长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农田转化速度增快,暴露了当前土地承包制造成的效率低下问题,使改革的迫切性更加突出。
“改革需要重新调整土地用途,改善土地治理,降低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世行强调,这些改革同时有助于地方政府从依靠卖地收入,向现代税收制度过渡,明确农村人口的产权和土地资产,扩大他们融入城市的机会和应享有的各种权益。
因此,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有必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权的保障,包括允许农田转让、改革征地补偿方法等。这方面的行动包括,实施最近做出的农民无限期土地权利的政策决定、扩大土地登记、强化农村土地市场等。
世行认为上述土地改革可以在第一年将中国的潜在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五年内共提高3.5个百分点。

Copyright © 2013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 天华学院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上海嘉定区胜辛北路1661号 邮政编码:201815 沪ICP备 10034587号-3 电话 021-399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