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商学院院长助理孟林丽、物流管理专业主任汪沁及专业教师项芹、林以恒一行赴京东物流上海亚洲一号智慧物流园区(以下简称“亚一园区”)开展产学研调研,通过实地探访智能仓储、校友座谈及企业导师聘任等环节,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向纵深发展。
探访行业标杆:智能中件仓展现“黑科技”
调研首站聚焦亚一园区核心板块——上海亚洲一号中件仓。作为京东华东地区重点建设的智能化中件商品仓储中心,该仓配备AGV自动导引车、智能分拣机械臂及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日处理订单超15万件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在园区运营团队负责人沈星星(天华学院2015届毕业生)引导下,团队深入观摩“人机协同”作业场景,并就智慧仓储管理系统、智能调度算法等技术创新展开交流。
校友对话:以“过来人”身份共谋人才培养
座谈会上,天华学院教师与沈星星(2015届)、袁俊祥(运营团队中控主管/2022届)、孟钢阳(运营分析负责人/2015届)、刘欣(经营分析负责人/2016届)四位校友展开深度对话。校友们以“双重身份”——企业管理者与天华毕业生,为母校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能力需求:智能系统运维、供应链数据建模、多部门协同管理等“硬技能”是职场关键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行业数字化转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深入应用于物流行业的需求预测、路径优化、库存管理等环节,建议增设《物流数据分析》《物流行业财务分析》《智慧仓储规划与仿真》等课程。
成长感悟:“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物流专业”“专业课程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校友们结合从基层员工到管理者的晋升经历,为学弟学妹提供鲜活范本。
校友受聘企业导师:打造育人“闭环生态”
孟林丽老师、汪沁老师为四位业界专家颁发“天华学院企业导师”聘书。未来,他们将通过参与课程优化、指导实践项目、分享行业案例等方式助力专业建设,形成“高校培养人才→人才反哺高校”的产教融合闭环。孟林丽老师表示:“校友是企业与高校的天然纽带,他们的实战经验能让教学更‘接地气’。”
双方还计划共建实习基地,联合开展智能仓储优化等产学研项目,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兼具技术思维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物流行业数字化升级的人才需求。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一行人参观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区)
(物流管理专业聘请四名京东企业导师)
文|汪沁 图|项芹 供稿|商学院